化妝品防腐劑MI/MCI最新規範重點解析
最近好多人在討論化妝品裡的「甲基異噻唑啉酮」(MI)和「甲基氯異噻唑啉酮」(MCI)這兩種防腐劑,衛福部食藥署特別為此公布最新管理標準,小編幫大家整理成白話版懶人包!
▍防腐劑限量標準看這裡
- MI單獨使用:濃度不能超過0.01%,而且絕對不能加在唇膏、私密處保養品這些會碰到黏膜的產品裡
- MCI混合使用:一般產品上限0.0015%,如果是洗面乳、沐浴乳這種馬上沖掉的產品,可以放寬到0.1%
▍為什麼要這樣規定?
食藥署找專家開了三次會,還拿兔子做實驗發現:
- 就算直接接觸眼睛也沒出現紅腫
- 皮膚短期接觸不會中毒
- 目前台灣還沒接到過敏案例回報 但還是要預防長期使用風險,畢竟國外有出現過敏感體質的人起紅疹!
▍消費者自保3大招
- 檢查成分表:看到「Methylisothiazolinone」或「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」就要注意
- 敏感肌這樣選:建議避開含這些成分的「停留型產品」像乳液、精華液
- 出事馬上通報:發現擦完臉癢癢的?快打[02-2396-0100]通報,食藥署專人幫你處理
▍廠商要注意這些事
2023年起衛生局會加強抽查,違規最重可罰500萬元!特別是這些地雷產品:
⚠️ 嬰幼兒用護膚品
⚠️ 眼部彩妝產品
⚠️ 標榜「醫美級」的保養品
小編提醒:雖然政府說風險很低,但如果你本來就是敏感肌,或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,最好還是選「無添加防腐劑」或「天然防腐系統」的產品比較安心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