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餐具清潔NG行為你中幾項?毒物專家親授廚房安全守則

毒物科護理師教你挑對餐具

▍材質選擇三大重點

  1. 304不鏽鋼最安心
    台灣濕氣重到連牆壁都會流汗!木筷竹筷只要沒晾乾,三天就長黴斑。建議改用#304不鏽鋼標章的餐具,記得用磁鐵測試,真304是不會被吸住的。

  2. 素面瓷器更安全
    阿嬤留下的花紋湯匙該退休了!釉彩可能含鉛鎘重金屬,挑選時記得「三不原則」:不選鮮豔色、不買凹凸紋、不用脫漆品。

  3. 一體成型才衛生
    最近超夯的浮雕筷子根本細菌溫床!挑選時用手指摸遍整個表面,有接縫或雕刻的直接淘汰。

正確清潔SOP圖解

▍洗碗五部曲

  1. 預沖殘渣
    吃完飯別把碗堆成山!10分鐘內先用冷水沖掉食物渣,蛋白質類污垢用熱水反而會凝固更難洗。

  2. 浸泡分解
    自製天然清潔液:小蘇打+檸檬汁+溫水。陶瓷和不鏽鋼泡15分鐘,木製品泡5分鐘就要拿起來。

  3. 海綿密技
    準備兩塊專用菜瓜布:綠色面刷鍋具,黃色海綿洗餐具。記得每週用微波爐高火加熱1分鐘殺菌。

  4. 晾乾關鍵
    最常被忽略的致命點!烘碗機要選有UV紫外線功能的,擺放時「筷子頭朝上、碗盤倒扣」,避免積水長水垢。

  5. 定期消毒
    週末煮麵順便消毒:水滾後304不鏽鋼煮10分鐘、瓷器5分鐘、塑膠類2分鐘。竹木餐具可改用蒸籠蒸15分鐘。

這些地雷千萬別踩!

▍常見NG行為

  • 整把筷子搓出聲音才乾淨?
    這動作會刮出肉眼看不見的裂痕!正確是用軟布逐支輕擦,特別是接合處要單獨處理。

  • 免洗筷用熱湯泡過就安全?
    實驗顯示漂白劑二氧化硫根本泡不掉!自備餐具最實在,忘記帶寧可用店家的304餐具。

  • 不鏽鋼出現白霧就丟掉?
    其實是水垢啦!用檸檬片加水煮滾就能恢復光亮,但若出現茶褐色鏽斑就要立即更換。

▍換餐具時機表

材質 更換週期 警訊標誌
竹木 2-3個月 毛邊、黑點
樹脂 6個月 霧化、刮痕
不鏽鋼 2年 變形、鏽斑
瓷器 5年 缺角、裂紋

專家私房小教室

▍新餐具開鍋儀式

  1. 白醋+水(1:10)浸泡2小時
  2. 軟毛牙刷沾小蘇打刷洗接縫
  3. 冷水開始煮到沸騰後持續10分鐘
  4. 自然風乾12小時再使用

▍特殊材質保養

  • 琺瑯餐具:避免碰撞,清潔用海綿不用菜瓜布
  • 鈦餐具:每月用專用保養油擦拭
  • 玻璃餐具:冷熱交替使用要間隔30分鐘

(以上內容整理自譚敦慈醫師最新著作《廚房裡的隱形殺手》)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