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裡的隱形殺手!為什麼青光眼檢查要看「杯盤比」?
說到青光眼檢查,很多人以為只要量眼壓就夠了?其實眼科醫師有個更重要的觀察指標叫做「杯盤比」,這個數值可是能提早發現視神經受損的關鍵!
視神經盤:眼睛的網路線總機站
我們的視神經就像1百萬條網路線,全部集中在眼球後方的「視神經盤」這個接頭。這個直徑約1.5mm的圓形區域,負責把眼睛看到的影像傳送到大腦。
視神經杯:凹陷處藏危機
仔細看視神經盤中央會有個凹陷區域,形狀像茶杯所以叫「視神經杯」。正常情況下,這個凹陷大約佔整個視神經盤的30%以下,如果比例越來越高,就要當心了!
杯盤比怎麼算?
用最白話的方式說:
杯盤比 = 杯子直徑 ÷ 盤子直徑
正常值通常在0.3以下,如果超過0.6就要高度警戒!但要注意這不是絕對標準,有些人天生杯盤比較大…
檢查方式大解析
- 眼底鏡檢查:醫師用放大鏡直接觀察,但不同醫師判斷可能差到0.2!
- 彩色眼底攝影:拍下視神經盤照片方便追蹤變化
- OCT斷層掃描:最新科技能拍出3D立體影像,連神經纖維厚度都能測量
- 視野檢查:專門抓周邊視野缺損,通常要做20-30分鐘
這些族群要特別注意!
✓ 高度近視超過600度 ✓ 家族有青光眼病史 ✓ 長期使用類固醇 ✓ 糖尿病患者 ✓ 55歲以上銀髮族
杯盤比異常≠青光眼!可能是…
▪ 天生視神經結構較大 ▪ 視神經發炎後萎縮 ▪ 腦部腫瘤壓迫 ▪ 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醫師會搭配「角膜厚度檢查」和「24小時眼壓監測」來綜合判斷
5招日常護眼法
- 手機使用321原則:每30分鐘休息2分鐘,視線離開1公尺外
- 補充護眼營養素:深綠色蔬菜+橘紅色水果每天各1碗
- 夜間閱讀要開燈:環境亮度至少300流明(相當於60瓦燈泡)
- 有氧運動降眼壓:快走、游泳每週3次,每次30分鐘
- 戒菸少喝酒:尼古丁會讓視神經缺氧
定期檢查時間表
▸ 40歲以下:每2年做全套檢查 ▸ 40-60歲:每年1次OCT+視野檢查 ▸ 60歲以上:每半年追蹤杯盤比變化
最後提醒大家,青光眼造成的視野缺損是「不可逆」的!當發現杯盤比異常時,通常視神經已經損壞20-40%,這就是為什麼醫師總是強調要「定期檢查」勝過治療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