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冬季必學】電鍋滴雞精完整教學:從選材到蒸煮的8大關鍵
最近天氣轉涼,中醫診所擠滿手腳冰冷、整天哈欠連連的患者。康華中醫診所張院長發現,這些族群多半有「腎氣不足」問題,特別公開改良版電鍋滴雞精做法,連租屋族都能輕鬆補身!
🐔為什麼要選用土雞?
傳統市場的放山土雞肉質緊實,比肉雞多3倍肌苷酸,燉煮時會自然釋放鮮味。記得請攤販幫你「拍斷雞骨」,用菜刀側面把腿骨、翅骨敲出裂痕,骨髓精華才容易溶出。
🧂生薑到底要不要去皮?
老薑皮其實有助平衡燥熱,建議用牙刷把表面刷乾淨即可。若給小孩或孕婦喝,可改用嫩薑切片,刺激性更低。
⚡電鍋操作重點圖解
- 架高容器:內鍋先放陶瓷碗倒扣,或用不鏽鋼蒸架墊高
- 分層堆疊:薑片鋪底→雞腳→雞腿→雞胸(骨頭面朝下)
- 密封技巧:蓋上內鍋蓋後,用鋁箔紙包住外鍋邊緣加強氣密
- 加水時機:每次外鍋水蒸乾後,靜置5分鐘再補水,共重複3次
❄️保存與飲用方式
過濾後的雞精放涼後會結成凍狀,這是正常膠質現象。冷藏可放3天,冷凍保存1個月。早晨取50ml加熱水稀釋,搭配半片吐司更好吸收。
🌿中藥材添加注意事項
- 人參須選「生曬參」而非紅參,避免過補上火
- 枸杞先泡米酒10分鐘去除表面蠟質
- 當歸用量不超過3片,孕婦不宜添加
👩⚕️中醫師小叮嚀
頻尿族可加10顆覆盆子,眼睛酸澀者搭配5朵杭菊花。感冒發燒或喉嚨痛時暫停飲用,三高患者建議隔日飲用並減少至30ml。
台北醫學大學臨床研究發現,連續飲用自製滴雞精4週後,受試者的疲勞指數下降42%,手部末梢溫度提升1.8℃。現在就動手燉一鍋,溫暖整個冬天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