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智症長輩的日常行為解析
兩極化表現類型
失智長輩常出現「過度表達」與「封閉沉默」兩種極端表現。以美珍阿姨為例,她會不斷重複抱怨媳婦和鄰居,這其實是大腦前額葉退化導致的情緒控管失常。建議每天固定安排外出採買活動,用環境變化打斷負面思考迴路。
語言能力退化解方
當長輩出現詞不達意時,照顧者可主動提供「二選一」選項:
- 用餐時問:「今天想吃粥還是麵?」
- 穿衣時問:「要穿藍色還是灰色的外套?」 搭配實物展示效果更好,能減輕患者因表達困難產生的焦躁感。
重複行為應對三步驟
- 耐心傾聽:即使內容重複20次,每次都要像初次聽到般回應
- 轉移注意:突然拿出老照片或播放懷舊歌曲
- 肢體互動:握著長輩的手按摩,同時改變話題
居家環境優化重點
聽覺敏感處理
失智長輩對背景噪音的過濾能力只剩年輕時30%,建議:
- 電視音量維持在40分貝以下(約正常說話音量)
- 避免同時開啟多種家電
- 交談時關閉抽油煙機等噪音源
視覺輔助設計
在常用物品貼上「會發光」的螢光標籤:
- 藥盒貼在冰箱門發光貼紙
- 廁所門把纏繞夜光膠帶
- 拖鞋縫上反光條
照顧者自我調適心法
情緒管理黃金守則
- 每天至少保留30分鐘「自我時間」,可泡澡或聽音樂
- 建立照顧日誌記錄長輩行為模式
- 參加社區互助團體分享經驗
營養補充關鍵
照顧者需特別補充:
- 維生素B群(穩定神經)
- 鈣質(預防肌肉酸痛)
- 高纖食物(維持腸道健康)
延緩退化日常訓練
五感刺激活動
每週3次進行:
- 觸覺:一起摺毛巾分類材質
- 嗅覺:聞咖啡渣猜食物
- 味覺:試吃不同水果酸甜度
- 視覺:拼裝老照片拼圖
- 聽覺:聽廣播劇猜劇情發展
簡易肢體運動
設計「邊做家事邊運動」模式:
- 擦桌子時練習畫8字
- 澆花時墊腳尖伸展
- 收衣服時做深呼吸
關鍵提醒:當長輩抗拒外出時,可先從「5分鐘短程散步」開始,帶著他們最愛的零食作為獎勵,逐步建立安全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