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兒科醫師警告!RSV病毒大爆發:這些症狀跟感冒不一樣,家長必看防護指南

兒科急診塞爆!RSV、流感、腺病毒「三鬼拍門」怎麼防?

最近全台小兒科診所都快被擠爆!很多爸媽都快崩潰:「不是才剛開學嗎?怎麼小孩又發燒了?」今年秋冬真的不一樣,除了新冠還沒退場,RSV病毒、流感、腺病毒更是來勢洶洶,特別是呼吸道融合病毒(RSV)案例暴增,疾管署最新數據顯示,光是上週就新增300多例,比流感還凶猛!


🔥RSV病毒跟一般感冒差在哪?醫師教你3秒辨識法

症狀差異超關鍵:

  • 普通感冒:流鼻水、喉嚨痛、輕微咳嗽,很少發高燒
  • RSV感染:咳嗽像「拉風箱」、呼吸有「咻咻」喘鳴聲、高燒超過3天
  • 危險警訊:肋骨下凹陷、鼻翼煽動、呼吸急促(每分鐘超過40次)

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權威黃醫師提醒:「2歲以下寶寶中鏢最危險!RSV會讓細支氣管腫得像吸管被捏扁,嚴重時要插管急救。」很多爸媽以為只是小感冒,結果送急診才發現是RSV作怪。


🚨今年病毒為什麼特別兇?醫師揭「免疫負債」真相

林口長庚兒科急診吳醫師分析:「這批3歲以下幼兒,過去2年都被口罩保護得太好,身體根本沒見過這些病毒!」這就是最近常聽到的免疫負債現象——該得的病沒得,免疫力沒訓練,病毒一來就大爆發。

高風險族群要注意:

  • 早產兒(特別是32週以下)
  • 先天性心臟病寶寶
  • 氣喘兒
  • 體重過輕嬰兒

💉預防RSV必做5件事(附居家照護技巧)

  1. 洗手要像外科醫師:用肥皂搓洗20秒,指縫、指甲都要搓
  2. 禁止親吻寶寶:大人唾液帶病毒超危險
  3. 奶嘴消毒升級:每天煮沸至少1次
  4. 高燒處理SOP
    • 38.5度以上吃退燒藥
    • 溫水擦澡避開胸口
    • 少量多次補充電解質水
  5. 觀察呼吸頻率:手機計時1分鐘,超過40次要急診

⚠️流感、新冠、腺病毒症狀比一比

病毒類型 潛伏期 高燒天數 特殊症狀 傳染力
RSV 2-8天 3-7天 喘鳴聲、呼吸費力 ★★★★★
流感 1-4天 5-7天 肌肉痠痛、頭痛欲裂 ★★★★☆
腺病毒 2-14天 7-10天 結膜炎、腹瀉 ★★★☆☆
新冠 2-14天 3-5天 喉嚨如刀割 ★★★★☆

🛡️超前部署防護攻略

疫苗接種時間表:

  • 流感疫苗:滿6個月就能打,10月開打要搶快
  • 新冠疫苗:與流感疫苗可「左右開弓」同時打
  • RSV單株抗體:健保有補助33週以下早產兒

環境消毒重點:

  • 酒精對腺病毒無效!要用「次氯酸水」或「紫外燈」
  • 每天用熱水燙洗固齒器、玩具
  • 幼兒園書包要噴霧消毒

❗️就醫黃金時機:出現這些症狀別猶豫!

  • 嘴唇發紫
  • 呼吸時鎖骨凹陷
  • 哭鬧時沒有眼淚
  • 超過8小時沒排尿
  • 退燒後仍活動力差

吳昌騰醫師苦勸:「最近急診真的被塞爆,有些只是輕症也來排隊,反而增加交叉感染風險。」建議先視訊看診,必要時再帶寶寶出門。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