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觀點:牙齦才是口腔健康地基
在診間遇到超多跟小美一樣的上班族,明明超注重刷牙,隨身帶薄荷噴霧,但就是擺脫不了「講話會讓人不自覺後退」的困擾。中醫師陳峙嘉說這根本是現代人通病:「大家都以為刷牙刷乾淨就好,其實牙齦就像土壤,土壤壞了,牙齒這棵樹再漂亮也會倒!」
牙齦出問題的5大警訊
- 刷牙時泡沫帶血絲:很多人以為是刷太用力,其實是牙齦發炎初期徵兆
- 吃冰吃熱牙齒酸軟:牙齦萎縮導致牙根外露,就像沒穿外套直接吹冷風
- 咬東西使不上力:牙齦支撐力下降,啃蘋果都變得像在練牙齒舉重
- 牙縫越來越大:不是年紀大才會,牙齦萎縮會讓食物殘渣天天卡牙縫
- 口氣怎麼清都有味道:牙菌斑在牙周袋開派對,腐敗味道直衝喉嚨
中醫師親授護齦3部曲
1. 刷牙不是越用力越好
- 工具選擇:軟毛牙刷+波浪形刷頭,能深入牙齦溝
- 正確角度:牙刷斜45度抵住牙齦線,像在幫牙齦按摩的小圈圈刷法
- 時間控制:早餐後+睡前各刷3分鐘,刷太久反而磨損琺瑯質
2. 牙齦按摩不能少
- 手指按摩法:洗完手用食指腹從下巴往鼻子方向輕推上牙齦,重複10次
- 冰鎮舒緩法:把冰塊包在紗布裡輕敷發炎處,每次不超過30秒
- 精油保養:1滴茶樹精油+10ml椰子油,睡前按摩牙齦殺菌又保濕
3. 選對牙膏差很大
- 成分解析:要找含「氯化亞錫」能殺菌,「維生素E」可修復牙齦
- 質地選擇:凝膠狀比膏狀更溫和,適合敏感牙齦
- 特殊配方:添加「蜂膠萃取物」的牙膏能形成保護膜,減少冷熱刺激
牙齦養護常見QA
Q:用鹽巴刷牙真的能消炎?
A:暫時性殺菌有效,但長期會過度刺激,反而加速牙齦萎縮!
Q:牙線棒跟傳統牙線哪個好?
A:牙線棒容易清不乾淨,建議用「C型纏繞法」傳統牙線才能徹底清牙縫
Q:洗牙會讓牙縫變大嗎?
A:洗掉的是原本堆積的牙結石,感覺牙縫變大其實是恢復原本大小
從中醫角度看口腔保養
陳峙嘉醫師特別強調:「牙齦對應經絡中的胃經,牙齦紅腫多半是胃火旺,可以喝淡竹葉茶清熱;牙齦蒼白沒血色要補氣血,黃耆紅棗茶每天喝一杯。」同時提醒飯後別馬上刷牙,先用溫鹽水漱口中和口腔酸性,等30分鐘再刷牙才不會傷害珐瑯質。
日常保養搭配穴道按摩更有效:
- 合谷穴:拇指食指併攏時凸起處,按壓3分鐘改善牙齦腫痛
- 頰車穴:咬牙時臉頰隆起處,促進牙周血液循環
- 內庭穴:腳背第二、三趾縫間,清胃火改善口臭
最後醫師提醒:「很多人以為口香糖能解決口臭,其實只是暫時掩蓋。就像房間有垃圾,噴再多香水還是有腐敗味。從根本養好牙齦健康,才是真正治本的方法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