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台灣每年3000人因它喪命!戒煙檳榔保命,口腔出現這些變化要警覺

台灣男性頭號殺手!口腔癌奪命數據驚人

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,口腔癌連續十年穩居台灣男性癌症死因第四名,每年帶走近3000條寶貴生命。更可怕的是,確診人數年年攀升,從早期每年4000例到現在突破7000例,成長速度令人心驚!

九成患者都有這個壞習慣

展弘診所曾梓展院長強調:「每10個口腔癌患者,9個都嚼過檳榔!」檳榔中的檳榔鹼會直接破壞口腔黏膜,加上多數人同時有抽菸習慣,香菸中的致癌物會讓口腔細胞雙重受創。臨床數據顯示:

  • 每天嚼10顆檳榔,罹癌風險暴增28倍
  • 檳榔+香菸組合,危險係數再加倍
  • 就算戒除,10年內風險仍高於常人

政府免費篩檢別浪費!這些人都符合資格

國健署提供免費口腔癌篩檢,只要符合以下條件:

  1. 30歲以上有嚼檳榔(含已戒)或吸菸者 → 每2年1次
  2. 原住民朋友 → 18歲開始就能檢查

特別提醒:檢查過程只要張嘴5分鐘,醫師會用專業器具檢查口腔黏膜,完全不會痛!早期發現的存活率可達8成以上,比晚期發現高出3倍存活機會。

六大危險徵兆要牢記

口腔癌不是突然發生,會經過黏膜病變階段。如果發現這些症狀超過2週:

  • 嘴巴破皮怎麼都好不了
  • 口腔出現白色或紅色斑塊
  • 莫名流血或產生異味
  • 舌頭活動變得不靈活
  • 臉部兩邊明顯不對稱
  • 頸部摸到腫塊

別以為只是火氣大!快掛號耳鼻喉科或牙科檢查,必要時醫師會做切片確認。

戒除三部曲這樣做最有效

  1. 替代療法:用口香糖、堅果取代檳榔咀嚼感
  2. 漸進式戒除:每天減少1/3用量,3週完全戒斷
  3. 專業協助:各大醫院戒檳門診提供口腔檢查+戒除計畫

曾梓展院長提醒:「戒除後每半年還是要檢查,因為受損黏膜需要10-15年才能完全修復,持續追蹤才能確保安全。」

日常預防這樣做

  • 飯後用軟毛牙刷清潔口腔
  • 隨身帶無酒精漱口水維持口腔酸鹼值
  • 多吃深綠色蔬菜補充葉酸
  • 避開過燙飲食(超過65℃會燙傷黏膜)
  • 每半年洗牙順便請牙醫檢查黏膜

最後提醒!2023年最新研究發現,電子煙一樣會傷害口腔細胞,別以為改抽電子煙就安全。遠離癌症最根本之道,還是要徹底戒除所有有害物質!

分類:醫療疾病